黄岩牟村:从倒数第一到挺进前三
黄岩新前街道牟村,是个典型的城中村。现有住户4300余人,其中本地人口1430人,外来人口2870余人。在过去,很多熟悉的人提到这个村,就会直摇头,这个村有“两多”——垃圾多、粪坑多。
去年8月,黄岩举行“优美环境村庄”评选,在27个城中村中,牟村不出意外倒数第一。
谁能想到,短短半年时间,牟村一跃成了“多城同创”黄岩城中村整治的典型——从倒数第一挺进了前三。
华丽转变的背后,是一场艰难的“环境保卫战”。近日,记者走进牟村一探究竟。
33户拾荒族、421个粪坑销声匿迹
曾经,牟村还有一个名字,就是“垃圾村”。
这个城中村,聚集了33户拾荒族。走在村道上,随处可见垃圾,由于长期不清理,不少角落成了自然的“垃圾箱”,房前屋后违法搭建现象普遍,这些违建物也成了垃圾聚集地。一到夏天,整个村气味熏人。更惊人的是,全村大大小小共有421个粪坑。虽然家中都安装了抽水马桶,但是村民却习惯到屋后的粪坑方便。
现在,你再去牟村,“脏、乱、差”的景象只能从资料照片上看到了,水泥浇筑的村道平整宽阔,路两旁绿树环绕,门前屋后整洁有序,花坛错落有致,垃圾桶排放齐整,美景如画。
“仅清理出来的垃圾,用拖拉机就装了3000多车。”说起当时清理垃圾的壮观场景,村支书戴荣华记忆深刻。
为了让拾荒族搬出牟村,村两委班子成员起早贪黑做工作。“拾荒族跟村民的经济利益挂钩,拾荒族走了,村民就少了房租收入,很多人不愿意。”驻村干部林威说。怎么办?“反复做工作,嘴巴都长泡了。到最后大多数人都搬掉了,极个别不搬的,我们强制搬掉,搬到垃圾场去,这才基本上清理完了。”
为了动员村民拆掉粪坑,村两委班子提出了补偿的办法,被拆掉的粪坑拍照保存,并请人事先测量好面积,以便今后的补偿。
“垃圾、粪坑清理完后,又硬化了33条路面,整个村庄一下子干净了起来,大家想法也跟着变了,自觉地维护村庄卫生环境了。”戴荣华说。
明渠转暗,铺设8000米排污水渠
牟村村民愿意积极投入“多城同创”工作,村里曾经的“臭水塘”功劳不小。
刚开始,对于“多城同创”,村民们既不积极、也不配合。怎么办?村两委班子想了好几天,决定从大家抱怨已久的一口“臭水塘”着手。
“臭水塘”是村里唯一的水塘。曾经,水塘是村民嬉戏游乐的地方,后来,水塘一缩再缩,成了垃圾填埋场,散发着恶臭。“恢复水塘原貌工程浩大,耗时耗力耗钱,正好村里没有跳广场舞的地方,大家讨论后一致决定,将臭水塘改建成小广场。”戴荣华说,确定后,立即行动。
“看到动作这么迅速,村民们感受到了村两委的决心,村里的气氛也转变了。”林威说。
在牟村,四通八达的水渠曾是垃圾聚集的重点区域。为了改变这一状况,村里用水泥板将这些露天排污的小沟渠全部覆盖转为暗渠,这一盖就是8000多米。
村庄变样,村民们的观念也转变了
牟村的“多城同创”工作,除了村庄面貌大转变之外,值得一提的,还有村民们思想观念的转变。如今,大家都积极投身于村庄环境整治。
“村庄环境要靠大家,单单村干部积极很难长久。”林威说,为此,村两委商量决定:村干部和党员一律带头以身作则,家里有违建的带头拆,门前屋后的垃圾及时清理。
“做在前头,说在后头。我们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,让村民亲身感受,然后再去做思想工作,效果就不一样了。”林威说。
“以前脏、乱、差,自己住着也不舒服,特别是我们老人,下雨天走路都要很小心。现在环境大大改变了,住着高兴啊,当然要支持了。”面对记者,64岁的村民叶咸富竖起了大拇指。
在牟村的采访中,看不到有村民随意乱扔垃圾的现象,即便是在家门口晒鞋子,也是摆放得整整齐齐。 |